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能源供热有限公司供热运营党员突击队作为扎根新区最前沿的一支供热铁军,他们以技术淬炼初心,用扳手丈量温度,以汗水浇灌暖流,写就了一个个守护万家温暖的匠心故事。
自修铁军:“铁人”巧手焕“新生”
铁骨匠心,废器涅槃。“自修”是一条凝结汗水与智慧、承载担当与奉献的钻研之路,他们用肩膀扛起降本增效的重任,用双手开辟技改之外的“第二战场”。盛夏的换热站闷热如蒸笼,设备夹层早已突破40℃。党员们钻进这“烤箱”,更换阀门、维修设备、改造管线。汗水刺入眼睛,随手一抹,又转身钻进下一个作业点。地下深处,是更具挑战的战场,在数米深的阀门井底,他们蜷缩着身躯,仅凭头灯微光,一点点敲击松动锈死的阀门,顶着油污紧急修补隐蔽砂眼。当满身泥泞爬出深井,手表指针往往已划过四五个小时,默默坚守换来的是供热季的暖流畅通。降本增效的战场,他们扑身在前化身“巧匠”,班前班后、工休间隙拆解“废铁”。别人眼中的废品,是他们掌心的“珍宝”。锉刀砂纸磨砺的是毫厘精度,研磨膏调和的是党员匠心,指缝渗血、油污浸泡得双手发白起皱,是这群工匠的常态勋章。正是这份近乎痴迷的“淘金”执着,让30多个阀门、60多米管道、4台水泵、9套PLC、26台变频器、11台电动调节阀奇迹般“重生”。铁骨亦有柔情,检修剩下的边角料,被他们精心制作成防漏罩,送到独居老人家中。这小小的罩子,接住的不仅是可能滴落的水珠,更是对用户那份细致入微的温暖守护。
城市卫士:铁血铸就温暖长城
关键时刻显担当,危急关头见本色。2024-2025年供热季期间,公司一处供热主管道突然发生泄漏,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赶到,在寒风中筑起守护温暖的屏障。突击队将临时指挥部搬进抢修现场,经过精准高效的协同作战,这场抢修战以不足19小时的恢复供热战绩完美收官,为行业树立了抢修速度的新标杆。2024年区城管局组建供热抢修联动机制,这支铁军再次擎旗先行。他们放弃休息,持续鏖战,仅用40天便建成了抢修联盟物资保障基地。液压动力站、渣浆泵等860余件抢修设备、备品备件列阵待命;上万字的抢修实战案例淬炼成“数字兵书”;数米长的观摩展板,勾勒着城市热脉的精密图谱。2025年6月,能源公司作为唯一供热企业,在全市供热行业交流活动中分享联盟经验。这场跨越寒冬与酷暑的接力,不仅印证了“召即来”的铁军本色,更以“战必胜”的硬核实力,为新区供热注入澎湃动能。从单兵突进到联盟矩阵,从设备仓库到保障基地,他们用行动守护万家灯火,用铁血铸就城市温暖长城。
薪火燎原:热能里的匠心密码
突击队的温暖力量,不仅在当下闪耀,更在传承中生生不息。在这片热土上,“传帮带”的星火,正点亮更多守护温暖的身影。面对换热站复杂的运行系统,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们主动扛起传承大旗,从运行原理到故障排查,从应急处置到独门绝技《运行故障手册》倾囊相授;深夜巡检“听声辨漏”的敏锐,暴雪抢修“看表调压”的精准,他们用冻得通红的手指在管道上画出热流走向,用结满老茧的掌心托起新人的成长。如今,新一代已然崛起,他们便整理出“故障速查排查表”,将排查时间从一两小时锐减至30分钟以内,让守护的效率成倍提升。
从盛夏酷暑中工装凝结的汗水,到深冬风雪里睫毛凝成的冰花;从设备轰鸣的车间,到灯火阑珊的万家窗棂……他们以赤诚为火,以铁肩为梁,把个人的微光融入时代的热浪,让每一度热能承载着为民的温度,在新区的热力版图上,镌刻下新时代供热史诗的灼灼篇章。 |